阅读 932 次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对建筑立面的重要作用和艺术感染力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对建筑立面的重要作用和艺术感染力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对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那远远伸出的屋檐、富有弹性的屋檐曲线、由举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微微起翘的屋角(仰视屋角,角椽展开犹如鸟翅,故称“翼角”)以及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十字脊、盝顶、重檐等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加上灿烂夺目的琉璃瓦,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一、基本顶
1、硬山式
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属于双面坡的一种。特点是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形成两面屋坡。左右侧面垒砌山墙,多用砖石,高出屋顶。常用于中国传统民间居住建筑中。
2、悬山式
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一样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悬山式屋顶在山墙处不像硬山式屋顶那样与山墙齐平,而是伸出山墙之外,屋面看起来立体感更强,观感效果较好。
3、歇山式
歇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歇山式屋顶的正脊比两端山墙之间的距离要短,因而歇山式屋顶是在上不得正脊和两条垂脊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垂直区域(山花)。在山花之下是梯形的屋面将正脊两端的屋顶覆盖。
4、卷棚式
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卷棚顶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5、攒尖顶
没有正脊,所有的垂脊汇聚在顶部一点,这样的顶叫做攒尖顶。有几条垂脊就叫做几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形的攒尖顶,也就是没有垂脊。
6、庑殿式顶
屋面四坡五脊,前后两坡相交形成横向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坡相交,形成自正脊两端斜向延伸到四个屋角的四条垂脊。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又名四阿顶。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
二、特殊顶
1、十字脊顶
北京紫禁城的角楼是十字脊顶的代表建筑。十分特别,由两个歇山顶呈十字交叉而成。
2、盔顶
是攒尖顶的一种变形,顾名思义形似古代战士的头盔。盔顶的顶和脊的上面大部分为突出的弧形,下面一小部分相反的向外翘起,就像头盔的下沿。
3、盝顶
这种形式的屋顶是在屋顶上有四条与屋檐平行的脊,四条屋脊构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平顶,其四个角有垂脊向下斜伸,共形成四块坡檐。这种形式的顶级少见。
4、万字顶
有一些建筑的平面和屋顶采用“卍”字形,取其万事如意、万寿无疆之意,非常吉利。圆明园的“万方安和”就是采用万字顶。
5、扇面顶
和万字顶一样扇面顶是一种非常别致的屋顶形式。顾名思义,它是像扇面形状的屋顶形式。前后檐呈弧形,一般前短后长,两山墙的墙线向内延伸可交与一点,即扇形的圆心。扇面顶的两端可以做成歇山、悬山、也可以做卷棚形式。这种顶一般用于小型建筑,使建筑更加小巧可人。
文径网络设计整理原标题:古建筑的屋顶之美
(本文来源:诗画江南旅游规划设计网 文径网络数据中心:尹维维 刘真 编辑 方俊 文径 审核)
特别提示:本页信息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难得一见的中国百年被毁著名建筑简史 |
下一篇: 独具永恒而典雅建筑形象的中国工艺美术馆开工啦 |